文旅產業博覽會揭示未來旅游新體驗
2025-09-16
來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直徑14米的半球形裝置內,觀眾無需佩戴任何設備便能“穿越”到九百余年歷史的應縣木塔,近距離感受其通體無釘的精巧工藝。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2025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上的真實一幕。
9月12日至14日,2025中國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在湖北武漢舉辦。這場以“深化文旅融合 暢享美好生活”為主題的行業盛會,創新融合“展、演、銷、游”四大功能,吸引全國各地近2000家企業參展參會。博覽會現場,AR、VR、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文旅領域的創新應用集中展示,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可感可觸的“科技+文旅”盛宴。
走進博覽會會場,仿佛踏入“未來之境”,轉個身就能遇到機器人。機器人企業帶來了機器人樂手“寂靜”,它手持鼓棒,雙臂靈活,以幾乎與人無異的節奏感和力度敲擊鼓面,現場演繹《孤勇者》等曲目。
在武漢館,5臺人形機器人,以流暢的肢體動作、精準的節奏把控完成了精彩的開場舞表演。舞臺背景則巧妙融入黃鶴樓、光谷星河、空軌列車等元素,讓科技演繹與城市文化深度交融。“光子小智”云對話機器人配備了與人對話的陪伴系統,還能表演太極、中國舞等多種舞蹈。技術人員介紹,機器人的每一個舞蹈動作都需要經過北舞專家約一個月的專業訓練與算法調試,才能呈現出如此行云流水的效果。
借助科技手段實現“沉浸式觀展”,成為此次博覽會的一大亮點。借助高精度點云地圖等空間計算核心技術,可以打破文旅的時空限制。
在上海館的“神秘的秦陵”項目中,觀眾佩戴VR設備即可探秘秦始皇陵內部玄機。VR技術在多人協作方面的突破,《悟空重返西游》《絕境突圍》等游戲項目廣受歡迎,全國已開設50余家體驗店。
國內首個MR劇游式導覽系統《黑暗傳與大富翁》成為展會焦點。觀眾戴上MR設備后,仰頭能看到展館穹頂幻化為浩瀚星空,數十米高的盤古大神跨越人群,靈動的七色鹿在腳邊跳躍。
在浙江館,專為入境游客提供服務的旅游智慧服務平臺“嗨游Zhejiang Travel”前排起長隊。該平臺以規劃奇妙旅程、游玩便捷服務、周邊趣玩發現、特色游線推薦四大核心模塊為基礎,以即時互譯、電子錢包、打車租車、AI旅拍等多項特色功能為延伸。
平臺運營工作組人員介紹,平臺上線兩個月累計訪問量已突破24萬次,服務范圍覆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20余個國家。
中國石化依托全國3萬余座加油站,構建自駕游服務網絡,為車主提供加油、住宿、旅游咨詢等一站式服務。這正是“百業+文旅”的生動案例,既拓展了加油站的服務邊界,又為自駕游市場提供了配套支撐。
國潮文創展區堪稱本屆博覽會“頂流”。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展位前排起數十米長隊,鳳冠冰箱貼、江南三大名樓立體冰箱貼等產品銷量火爆。
恭王府博物館集中展示了近年來的文創研發成果,近百款精品涵蓋生活美學、文化傳承、潮流時尚等維度。全新面市的“恭·時尚”成衣與“恭小主”系列手辦,打破傳統文化邊界,提供兼具文化內涵與潮流風格的消費選擇。
湖北本土的鄂人文創推出的“熱芍了”方言玩偶、蒜鳥冰箱貼一天補貨兩次仍供不應求。武漢市民球球拿著剛買的“蒜鳥”玩偶掛件說:“我和朋友都喜歡互贈本地文創,既聯絡了感情,又能讓彼此感受到對方城市的文化。”
博覽會還展示了航旅融合的最新成果。通過打造“茶香、咖香、花香、菌香、果香、云香、書香、藥香”八大特色服務品牌,全面優化旅客的出行體驗。讓每一位旅客在機場就能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的獨特魅力”。云南首個航旅融合品牌“旅居云南 航旅相伴”成為支撐起美好旅程的又一橋梁。
本屆博覽會觀眾達22.5萬人次,現場文化產品、旅游商品等交易額達1.7億元,5場洽談活動達成合作交易8.1億元,文旅項目集中簽約232.8億元。
這些數據印證了文旅市場強勁的復蘇勢頭與消費潛力。據文化和旅游部在展會上公布的數據,2025年上半年,全國8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7.13萬億元,同比增長7.4%。國內居民出游32.85億人次,出游花費達3.1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6%和15.2%。
數字技術重塑文旅體驗場景,消費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行業共識。科技正從各個維度融入文旅產業,讓遙遠的歷史變得親近,讓復雜的出游變得簡單,也讓“詩和遠方”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向往,而是更具溫度、更觸手可及的美好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