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武功山 打造戶外天堂新名片
2025-10-29
來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層層云海翻涌如潮,而游客的步伐卻能輕盈如風,這一切,正被科技悄然改變。在海拔1918米的武功山金頂,一群佩戴著外骨骼設備的游客正輕松攀爬陡峭山路,與身邊氣喘吁吁的同行者形成鮮明對比。這些看似科幻電影中的裝備,如今已成為武功山的獨特風景。加強40%腿部力量、減少30%體力消耗——這不是游戲道具的屬性,而是武功山外骨骼機器人的真實數據。這個僅重1.75千克的小設備,不僅能分擔負重和提供額外動力,還能吸收沖擊力,降低膝蓋和腳踝的壓力。
	  
 
武功山,這座擁有十萬畝高山草甸的天然屏障,夏季平均體感溫度僅約19.1℃,植被覆蓋率高達88.1%,已成為湘贛邊區域游客的避暑首選。然而,景區并未滿足于傳統的觀光模式,而是選擇了一條“科技 體育 文旅 自然”的融合發展新路徑。2008年之前,武功山仍處于“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突出”的困境。面對傳統觀光路線的瓶頸,景區團隊敏銳注意到戶外圈的“北太白、南武功”說法。
當時,國內戶外愛好者已突破2000萬,俱樂部超1.5萬家,年增速近30%。這一發現催生了首屆武功山帳篷節的誕生。2008年9月13日,沒有華麗宣傳,僅靠戶外網站和俱樂部招募,4000多名驢友背著帳篷直奔觀音宕。那一夜,星光照亮了武功山轉型為戶外目的地的征途。
如今的武功山,已從單一觀光地蛻變為集“避暑 運動 鄉村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旅游目的地。數據顯示,今年景區接待游客33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2%和52.6%。
2025年,武功山掀起了一場“賽博登山”革命。外骨骼機器人作為武功山的頭號“賽博外掛”,正改變著人們的登山方式。這些設備內置多個傳感器,可以精準識別佩戴者的動作,只在需要時提供助力。有了它們的幫助,登山愛好者可以更輕松地攀爬陡峭路段,行動不便者也能邁開雙腳,挑戰未曾設想的高峰。
武功山還將DeepSeek大模型技術接入“武功山一機游”智慧平臺,推出AI數字虛擬人“驢悠悠”。有了它,游客就相當于有了一個無所不知的向導。這個AI助手可以針對每位游客的需求制定個性化路線規劃,并結合時令做出最合適的景點推薦。智慧步道系統則為所有登山客提供了“云競技”平臺。游客只需在起點刷臉錄入信息,就可以加入當日所有登山客的競速對決。沿著步道一路打卡直到終點,成功完賽即可獲得紀念獎牌,最快的50人還會登上武功山“英雄榜”。
	  
 
在安全保障方面,武功山利用物聯網技術構建了全方位環境監測與預警系統。該系統對云海、草甸生態、空氣質量等要素進行實時監控,通過數據采集與分析,能夠提前識別潛在安全隱患。景區還實現了5G網絡全域覆蓋,確保游客在任意時間、任意區域均可享受高速穩定的網絡服務。這不僅提升了游客的通訊體驗,也為景區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堅實的網絡基礎。
在戶外安全管控方面,景區實行嚴格的戶外登山報備制度,依托客戶端實時跟蹤游客軌跡。如果1小時內游客位置無變化,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應急人員會快速響應。武功山帳篷季期間,單日露營服務營收突破13.32萬元,山下民宿入住率超95%。巨大的客流量背后,是科技帶來的安全管理保障。
走進武功山核心景區附近的七星雪冰雪大世界,零下10℃的低溫與室外35℃的高溫形成強烈反差。10余種冰雪項目讓這里成為“夏日冰爽王國”。據該項目總經理介紹,今年暑期共接待游客19.8萬人次。
位于麻田鎮石溪村的石溪灣森林水世界則提供了“順時節”的親水狂歡。膠囊漂流、玻璃船、槳板、游泳等水上休閑運動項目,讓游客在水中享受清涼。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機會,共聘請80余名員工,其中70余人是當地村民。
武功山帳篷節已成功舉辦18屆,成為景區閃亮的戶外IP。2025年第18屆武功山帳篷季期間,日均2萬人次游客扎營云端,俄羅斯、奧地利等20個國家的驢友專程奔赴。帳篷節不斷迭代升級,從早期的兩天活動,擴展到如今的三個月帳篷季。日出音樂會、航拍攝影賽、帳篷設計大賽、非遺儺舞和AI機器人同臺互動等內容,為游客提供了豐富體驗。
	  
 
在環保方面,武功山設立了江西省首個“綠色環保銀行”,游客撿滿一定量垃圾就能換獎牌、景區門票。截至2025年,已有6.38萬名游客參與其中。今年8月,青年演員王星越在社交平臺曬出武功山“垃圾換獎牌”活動的證書和獎牌,配文“帶走垃圾,留下腳印”,引發網友熱議。從明星示范到游客自覺,武功山的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
武功山景區戶外IP的打造,不僅帶來了全網話題播放數百億次的熱度,更培育出百余家特色民宿,帶動2000余名村民家門口就業,實現從“引客入山”到“引客入萍”的消費升級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如今,武功山腳下已發展530余家民宿,帶動3000余人就業;不少農戶通過經營民宿、售賣土特產,年均收入超過10萬元。從“單日游”到“多日游”、從“流量”到“留量”的跨越,武功山實現了從“觀光打卡”到深度體驗的轉變。
科技賦能下的武功山,已然成為山地景區轉型的典范,為全球山地旅游的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破圈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