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甲骨喚醒千年古都
2025-08-11
來源:浙江云野科技有限公司
2025年盛夏,甲骨文的故鄉安陽迎來文旅產業的爆發式增長。上半年全市累計接待游客499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2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8%和12.8%。其中研學旅行游客約160萬人次,市域外游客量猛增40%。
步入殷墟博物館,游客戴上AR眼鏡,眼前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陶鬲突然“動”起來。數十件裸眼3D呈現的商代文物讓參觀者流連忘返,日均停留時間延長近一倍。
“整座城都是‘甲骨文學堂’。”從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到中國文字博物館的“玩轉漢字”項目,沉浸式體驗場景已成為安陽文旅的標配。
	  
在“甲骨學堂”,講解員正為游客拆解漢字密碼:“‘吉’的甲骨文是兵器放在器皿上,表示無戰爭,是吉善之意。”這個十年磨一劍的教育項目,已開發近200項漢字教育課程。
博物館的邊界正在消融。殷墟博物館將研學課程帶到上海校園;中國文字博物館走進全國200余所學校,惠及約15萬名中小學生。行走的博物館模式,讓安陽成為河南省研學旅行標桿城市。
五一假期的殷墟文創集市,見證了“玉龍玉鳳紋飾”隨身鏡系列的火爆。
當文創成為新風口,安陽展現出敏銳嗅覺。如今,形式多樣、有獨特記憶點的文創產品也已成為安陽文旅出圈的法寶。短短一年多時間,安陽市重點景區、博物館持續發力,上新各類文創產品500余種,目前安陽市在售文創產品品類共8大類2200余種,“安陽文創”呈現出維度多樣、IP鮮明的景象。
文創+文博的破圈模式讓各地博物館成為熱門打卡地。殷墟博物館的文創負責人——安陽市三疊層公司總經理馬豪認為,博物館熱和文創熱是相輔相成、雙向奔赴的,“文創破圈依托于文物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創也能讓游客對文物有更深的理解”。
2025年“五一”假期,殷墟文創產品營收連續多日達到或接近60萬元。四款安陽文創產品入選“中國好禮”產業促進計劃推薦名錄,包括甲骨文順心合意杯、“字在田園”立體拼圖等。博物館熱和文創熱是相輔相成、雙向奔赴的,文創讓游客對文物有更深理解。
安陽高校將甲骨文元素深度融入教學體系。安陽學院近3年師生創作四五千套甲骨文文創產品,從飾品、日用品到學習用品,覆蓋生活全方位。學院已為師生申請100多件專利、學生于天宇開發甲骨文飛行棋時,從文獻中精選“龍”“虎”“龜”“玄鳥”代表玩家,將學術考證轉化為游戲元素。
	  
安陽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將文旅融合擺在突出位置,明確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級文化地標目標。安陽構建“1+2+N”核心展示體系,全面提升殷墟博物館和中國文字博物館兩大核心場館。安陽的文旅戰略注重全要素提升。通過“暢行、美味、文創、美宿、樂游、演藝、入境游”七大行動,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服務能級。“大邑商·夜安陽”品牌系統打造夜賞、夜娛、夜購等消費場景,讓古城煥發全時魅力。
2025年7月,“了不起的甲骨文”在香港開展。展覽將靜態文物轉變為活態文化傳播橋梁,一位香港學生在研學日記中寫道:“原來每個漢字,都是穿越三千年的信使!”這種文化認同,正在和“新經濟”雙向奔赴。
七夕前夕,一場跨越三千年的品牌聯名引發關注。男士護膚品牌“海洋至尊”與殷墟博物館推出“第一封情書”七夕禮盒,靈感源自商王武丁為愛妻婦好占卜的甲骨記錄。禮盒將“吉”“佑”“心”等甲骨文字圖騰烙印于產品,讓晦澀考古符號變身情感載體。
從冷門資源到熱門IP,從觀光打卡到沉浸式體驗,甲骨文的筆畫正轉化為推動城市發展的強力引擎,重構出一條千億級產業鏈。

